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网络文学作家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培养网络作家的历史意识、现实关怀,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提高网络文学创作质量,9月22日至9月27日,由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和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举办的“网著青春梦想,接力时代使命”——新兴领域青年大学习暨全国第三期青年网络作家“青社学堂”专题培训在井冈山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
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朱迎参加开班仪式并为培训班授旗。朱迎对网络作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带大家回顾了井冈山精神和作为革命圣地的井冈山的重要历史意义,并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沐清雨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要用具备网络特性又独特新颖的表达方式创作接地气、有温度、展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优秀作品,让网络文学更有价值,接力时代使命,回应时代要求。
此次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青年网络作家齐聚革命圣地井冈山,感受红色精神,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主办方表示,此次全国青年网络作家“青社学堂”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丰富,包括理论学习、红色教育、民情考察、“书写新中国·网著新梦想”——新时代网络作家的初心与使命主题对话活动、“青春礼赞·祝福中国”网络接力活动等;培训形式多样,有“三湾改编”情景式教学,“红军一日”和“编草鞋”体验教学,瑞金、于都革命旧址、八角楼现场教学,“祭奠井冈英烈”仪式教学,革命后代话初心·革命后代讲家风主题对话等,“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培训期间,网络作家们还进行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唱响心中的歌,献礼新中国70周年。
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日渐盛行,截止2018年底,全国各重点文学网站的注册作者有1755万人,签约作者人数达61万。如此庞大的创作群体,使加强理论评论、引导创作、提高作品质量、保证行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期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为学员们解读了“新时代网络文学的使命与担当”。他认为,对网络文学要有文体自信,以网络传播方式创作的文学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文学的主流样式。但他提醒大家这并不意味着新的形式将取代旧的,网络文学与其他的文学形态是共生共存的迭代关系。在过去20年,中国网络文学开创了一条极大地张扬想象力的道路,与现实经验保持适度的分离,但何弘认为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网络文学以超现实的方式为角色赋能,实际上也抹去了现实难题和人们的精神困境。他说,如果网络文学要成为主流的文学样式,还是应当关照现实经验,书写人们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并保持足够丰富的文本形态和创新性。在何弘看来,这个时代是对网络文学以及文学本身极其重视的时代,他呼吁网络文学作家应站在重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的认识自身的使命和价值,努力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把提高作品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使网络文学真正能够代表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这就是网络文学的初心和使命。
聆听讲座使网络作家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我深刻地意识到身为新时代新起点的网络作家,要紧跟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步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认真研究、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作品。”网络作家童童对记者说。